藥草植物園計畫
   藥用植物介紹
   藥用植物一覽
   中藥炮製的方法
   藥用部位及功效
   藥草與歷史
   植物園導覽
   植物園交通位置
   好站報報

  ●中藥炮製的目的及對藥物的影響

中藥來源於自然界的植物、動物、礦物,絕大多數藥經過加工炮製後才能應用。中藥炮製的目的是多方面的,其主要目的歸納如下:

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、改變或緩和藥性、提高療效、改變或增強藥物作用的部位和趨向、便於調劑和製劑、保持藥物淨度,利於除藏、有利於服用等。

炮製對藥物理化性質的影響,由於如加熱、水浸及酒、醋、藥汁等輔料的處理,使某些藥物的理化性質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,有的成分被溶解出來,有的成分被分解或轉化成新的成分,有的成分其浸出量也有增滅,所有這一切…對中藥藥性與療效都出密切的關係。因此正確合理的炮製才能確保中藥臨床的療效。


  ●中藥炮製的方法

中藥炮製的方法一般可分為競選切片、水製、火製、水火共製和其他製法五種:

1淨選、切片:去除非藥用部位及切製成一定大小之飲片,以利煎主及調劑。

2水製:用水處理藥材,使其達到潔淨,除去非藥用部分,便於切製,或降低藥物的毒性和副作用等目的。常用水製法有喜、泡、潤、漂等。

3火製:有些藥材使用前需要加熱處理,稱之為火製法。主要包括炒、燙、炙、處、煨等。炒火製法輔料炒、燙、炙、煨等。炒碳三種。加輔料炒又分為麩炒、米炒、土炒等。

4水火共製:將藥材通過火、水共同處理的方法稱為水火共製法。主要分為蒸、煮、等。

5其它製法:如製霜、提淨、發酵、發芽等。

 

 
藥草植物網 2008 版權所有